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
各類蔬果介紹~第三週
蔡明揚(2095420004)
E-mail:uouo711020@yahoo.com.tw
資料來源:澎湖風觀光入口網站
澎湖絲瓜
澎湖絲瓜就是菱角絲瓜,俗稱十角絲瓜、雨傘絲瓜、廣東絲瓜,因盛產於澎湖,又稱為澎湖菜瓜。它的外表約有十個凸起的“稜”,瓜體略呈上窄下寬的錐形,嬌小彎曲,久煮不黑不爛,依然香脆甜美,與臺灣常見的絲瓜品種不同。豪茯O在地特產,民眾將種子帶回臺灣播種,現在市場也很容易買到,但塊頭比澎湖土生的大很多。
澎湖絲瓜的培植方法跟一般絲瓜沒有兩樣,必須搭棚架,棚架四周要陽光充足,最好種在日照時間長的地方。基隆因氣候較南部寒冷潮濕,每年大約在農曆三月初方能培育幼苗,等到幼苗發育出三片葉子開始移植。長出蔓藤時,一定要用竹子立柱,引導它向上攀昇到架上。天氣乾旱的日子,最好早晚各澆水一次,保持土壤濕潤。生長期間難免會有蟲害,如蚜蟲、果蠅、螞蟻等咬食,要立刻想辦法撲滅之,如果延誤時機,將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。
澎湖絲瓜有雌雄兩種花蕊,花瓣呈淡金黃色,在黃昏五、六點盛開。它是靠蜜蜂或蝴蝶來傳播花粉嗎?不!它的花是在夕陽西下時刻陸續綻放。此時蜜蜂蝴蝶早已回家休息,那麼究竟靠誰來替它傳播花粉呢?答案是夜行者──飛蛾。每到黃昏時刻,只要你仔細觀察,不難發現飛行迅速的蛾穿稄花瓣之間,伸出細長的吸管探入花瓣裏採蜜,如此方能結果實。
澎湖絲瓜是細長的果實,如果在成長期不加注意,讓它擱置棚架上,很可能變成彎曲,因此最好將小果實從棚架上垂直放下。我為了讓果實成長得既快又筆直,在開花後的第二天便給它吊上小石子,經多年吊石子試驗結果,發現第一可以促進成長,提早一至二天採收,第二使每個果實都筆直壯碩。為了識別每個瓜兒採收日期,我在小石子上貼上標籤,寫上吊石子的日期,經過七至八天後,便可採收,這樣不致造成採收時太嫩或太熟的現象。
今年跟往年一樣,經兩個多月的辛勤耕耘灌溉下,終於絲瓜開花結果了!看到綠油油的葉片滿佈棚架上,那一條條昂首向上衝剌的瓜藤,生機盎然,充滿活力,使我感到無比欣慰。再看棚架下懸著一個個翠綠的「綠寶」──澎湖絲瓜,內心的喜悅興奮,真是筆墨難以形容。栽培澎湖絲瓜好處多,樂趣無窮,它充實了我的生活,使我獲得了健康與幸福,亦帶給我家人的和諧與喜樂。聖經教導我們:只要肯付出愛心與勞力,天父一定不會虧待你的,甚至會加倍的回報你。
由於瓜肉很脆,皮卻反常的韌,削皮時經常斷裂,連皮帶肉一起被削掉,一根絲瓜削好剩不到半根,害得當媳婦的被婆婆碎碎唸。有人說,看她怎麼削絲瓜,就知道嫁來澎湖多久了。
絲瓜除了生吃,最常見的兩種烹調方式還是炒蛋或炒蛤蜊肉。將“厚殼”(一種蛤蜊)挖出來的肉與切成長條(不是切滾刀塊!)的絲瓜同炒,瓜甜蛤蜊鮮,真是人間美味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